蓬勃發展的資訊時代
電腦是絕對的主角
就像對待其他領域的知識一樣
建築也藉用了這個能夠提供新的創新的平台
目前電腦在建築上的應用
明確可以分辨出來的有三類
參數式設計
智能建築
BIM的應用
參數式設計以其奪目的方式
迅速席捲全球
許多大師也都以此為根基
深究其中
其實還是有些許的差異
主要展現在設計的原點與參數的鏈結
在創作最原始的點上完全擺脫電腦的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Frank Gehry
先繪出手稿
然後作出模型
利用點雲的方式掃描變成參數
說穿了
是藝術家雕塑家創作的方式
參數只是最後呈現的手段
利用參數思考
MVRDV和甫得獎的伊東豐雄
是這一類典型的代表
利用電腦對大量資訊的處理能力
計算產生創新的形式
對於程式的安排和最初發想的概念
都還是由建築師主導
還有一種就是
真正大部分用數位工具創造的建築
建築師配合工程師輸入某些參數讓電腦運算
產生千萬種結果再由人選擇
建築師介入的程度是最低的
因此作品充滿理性的味道
雖然起始的參數代表某種意義
但是最後的作品
沒有藝術的奔放
也沒有參數思考的人味
多流於操弄形式
再來就是智能建築
電腦能夠做出反射
因應環境或是人的行為
空間可以適時的調整光線等等
甚或打破時空的距離
創造超現實的空間
或許我們都享受過Motel的奇幻感官空間
也知道遠距會議的好處
但是由電腦控制人可能還是不習慣
物聯網的由人控制物品應該才是答案
最後就是BIM
對於能夠節省大量構築成本的技術
這項電腦應用肯定會在一般的建築工程中大放異彩
不過對於建築設計方面
曾經有人認為
以後設計一道牆
電腦就會自動配好窗
甚至管道等等
出發點是很好
但是人呢
建築師設計一道牆
偏偏窗戶就有可能奇形怪狀
突破傳統的思維是多麼吸引建築師
我們不要工業化的標準
而是要在美的型態下
請數位工具幫我們表達清楚
讓我們更容易建造
更節省成本
科技是日新月異
這番言論
或許下星期就過時了
但是絕對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好好看待數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