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房仲業也可以看出文化與背景的不同
台灣擁有幾家房仲龍頭
即使在台北物件如此多的地區
找房子只要抓對大頭
基本上找到適合的房子不算太困難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
市場面的資訊供給
台灣是有系統有組織的運作
英國就不一樣了
因為自由市場的關係
競爭激烈
樹立山頭的商家太多
找房子看起來有系統
但是做起來卻是相當混亂
服務的據點也是少的可憐
房仲業在台灣的密度比英國
大概跟超商比差不多吧
綜合來說
市場物件的針對客群、品質等級、區位、價位等等
這些都跟台灣大同小異
好玩的就是台灣重視消費者
服務從推銷、查詢、接洽到簽約
都是以利為本
因此有錢就能享有好的服務
但是售後服務因為缺乏管制
紛爭很多
英國因為自由機制強
所以社會現象較為紛亂
政府為了保護消費者和業者
乾脆訂定法律
並且審核過每份合約並規定業者必須交付管理
所以找房子這部份得由消費者各自努力
但是只要消費者找的到房子
糾紛會很少
收多少押金
仲介費
都有法律規定
大家都是依法行事
沒有轉圜空間
簡單來說
對消費者而言
找到適合的房子是第一要事
台灣顯然勝出
對於屋主而言
依法行事
全部交由法律和房仲業處理
坐享租金是再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