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少有因為技術性上的意義被推崇的
Ken Yeang就是其中的特例
因為其有感於時代的使命造就的特殊堅持
成為了東南亞建築之光
*
Born in 1948 Malaysia Architect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inLondon
PhD in ecological design fromCambridge University
As a principal in T. R. Hamzah and Yeang inKuala Llumpur , Malaysia , since 1975
Published “The Skyscraper: Bioclimatically Considered”
Taught inUK and Austrlia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in
PhD in ecological design from
As a principal in T. R. Hamzah and Yeang in
Published “The Skyscraper: Bioclimatically Considered”
Taught in
馬來西亞的建築系統與英國相通
因此有很好的機會到英國修習
也順利成功取得博士學位
更於日後致力教學宣揚理念
業界的成就稍遜於理念的推廣
其作品還是堅持在綠的研究上
利用各種手法降低建築物的能耗
近期的作品則融合電腦
形式奔放
也較為關照都市紋理
希望未來能看到實際的作品
值得參考的作品有
1984, Roof-RoofHouse , Malaysia
1992, Menara Mesiniaga tower, Kuala Lumpur
1994, Tokyo Nara Tower , Japan
也順利成功取得博士學位
更於日後致力教學宣揚理念
業界的成就稍遜於理念的推廣
其作品還是堅持在綠的研究上
利用各種手法降低建築物的能耗
近期的作品則融合電腦
形式奔放
也較為關照都市紋理
希望未來能看到實際的作品
值得參考的作品有
1984, Roof-Roof